现在国内有机肥工厂主要的发酵工艺有三种,分别是条垛式堆肥、槽式堆肥、发酵罐发酵工艺。
一、条垛式堆肥:
1.温度要求。启动温度应在15℃以上较好(四季可作业,不受季节影响,冬天尽量在室内或大棚内发酵)
2.物料建堆。在做堆时不能做的太小太矮,太小会影响发酵,高度在1.5米~2米,宽度2米,长度在2~4米以上的堆发酵效果比较好.
3.翻堆通气。发酵过程注意适当供氧与翻堆(温度升至75℃或以上时要翻倒几次),升温控制在65℃左右,温度太高对养分有影响.
4.发酵完成。发酵完成,物料呈黑褐色,温度开始降至常温,表明发酵完成.如锯末、木屑、稻壳类辅料过多时,应延长发酵时间,待充分腐熟.
5. 配比。1.5吨原料(新鲜粪便约2.5吨)加1公斤肥料发酵剂,发酵剂需与米糠(或麸皮、玉米粉等替代物)按1:5的比例混匀后,再均匀撒入原料堆,混拌均匀。
条垛式堆肥的优缺点:条垛式堆肥占地面积大;建筑成本低,只需要一块平整的土地,也可以硬化;自动化程度低;翻抛设备品种多,安装调试简单、费用低。综合考虑,条垛发酵适用于:过于粘紧物料的前处理,小规模生产,农场自用肥料生产、场地条件差或无固定生产场所或临时生产用。
二、槽式堆肥:
1.5吨原料(新鲜粪便约2.5吨)加1公斤肥料发酵剂,发酵剂需与米糠(或麸皮、玉米粉等替代物)按1:5的比例混匀后,再均匀撒入原料堆,混拌均匀。
由1台发酵翻堆机和换池车完成各个发酵池的翻堆工作。每天将有机固体废弃物与植物秸秆等辅料及发酵菌剂按配方要求进行配比,经强制搅拌机充分混合后,用铲车均匀地送入每个发酵池前端(原始空池前端1/8或翻堆后腾出的池前端1/8),每天翻堆2次。发酵物料在池内堆积厚度为1.5-1.6米,靠高压风机强制通风和翻堆时物料与空气接触提供的氧气进行连续好氧发酵,使发酵物料快速腐熟、灭菌、除臭、去水、干燥,发酵周期7-8天。每天从发酵池尾端将发酵好的物料运走,将发酵池前端腾出的空间补充新的发酵物料,从而形成了一种连续的好氧发酵过程。发酵翻堆过程实现了全自动智能化控制。有机肥生产线发酵后的物料经过陈化进一步腐熟和去水后对其进行筛选,即可得到粉状成品有机肥,或作为颗粒有机肥造粒的原料肥。
槽式堆肥发酵的优缺点: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建筑成本较高,需要建造发酵槽;自动化程度较高,腐熟比较彻底;槽式翻抛机需要根据槽宽定制,安装费用较高。
槽式发酵适用于:精细化规模化生产、物料不过分粘紧、对降低人工和土地成本有严格要求,规模化的肥料厂家适用。
三、发酵罐发酵
好氧发酵罐设备主要由发酵室、上料提升系统、高压送风系统、主轴传动系统、液压动力系统、自动出料系统、除臭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组成。工艺流程包含:混料调质、上料、好氧发酵、自动放料四个过程。
1.混料部分
混料部分是将含水率75%左右的含水率较高的粪便或有机废弃物与回流物料、生物质、发酵菌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调节含水率、C:N、透气性等,达到发酵条件。如果原料含水率在55-65%可以直接入罐发酵。
2.好氧发酵罐部分
该过程可分为快速升温阶段、高温阶段、降温阶段。
物料进入发酵罐内,在好氧菌的作用下24-48小时内快速分解,释放的热量使物料温度快速升高,温度一般为50~65℃,高可达到70℃。通过送风曝气系统向发酵罐内均匀送氧,满足发酵过程氧气量需求,使物料充分发酵分解,高温阶段维持5-7天。当分解速度缓慢下降时,温度逐渐降低到50度以下。整个发酵过程持续7-15天。温度升高与通风充氧加快物料水分的蒸发,通过除臭系统将废气和水蒸气通过除臭器处理后排出,从而减少物料体积,达到物料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处理目的。
发酵室温度在50℃以上维持7天以上,可以较好的杀灭虫卵、病原菌和杂草种子。达到粪便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
3.自动放料部分
发酵室内的物料在主轴翻拌以及重力作用下逐层下落发酵完毕后排出作为有机肥原料。
好氧发酵罐设备优点
1.利用生物菌高温发酵技术,运行成本低;
2.主体保温设计,辅助加热确保低温环境下设备正常运行;
3.通过生物除臭设备实现气体达标排放,不产生二次污染;
4.设备主体采用不锈钢特殊材质,减少腐蚀,寿命长;
5.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一人操控即可完成发酵处理全部过程;
6.处理后的物料作为有机肥原料,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缺点也很明显,发酵罐的设备成本高。
扫码加微信了解更多